顶层设计!重庆、武汉、南京,被委以重任了

城市财经

2023-08-04 12:38:21

01

第五批国家物流枢纽名单公布

近日,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名单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30个国家物流枢纽被批复,涉及到32个城市。

要分析这个名单,首先得跳出这份名单谈一下背景,同时需要结合之前发布的四份名单和未来还要发布的名单,进行统筹分析。

早在2018年,国家就发布了“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”,对各城市的物流枢纽做出顶层设计。

当时的规划是:

1、到2020年,布局建设30个左右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国家物流枢纽,形成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基本框架。

2、到2025年,布局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,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率下降至12%左右。

150个左右的国家物流枢纽被分成了六大类,陆港型、空港型、港口型、生产服务型、商贸服务型、陆上边境口岸型。

为何要打造150个物流枢纽,答案在2018提出规划之后的2020年揭晓了。

2020年8月份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上,管理层明确提到:

1、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,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,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,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,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

2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坚持深化改革开放,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,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。

两点其实可以汇成一句话:在继续扩大开放和改革的大背景下,同时打通国内消费市场,增加国内市场的权重。

如果还没有理解,那我就说得更明白一些。自特朗普上台以后,中美两国之间已经渐行渐远。这些年来,虽然特朗普下野拜登上台,但两国之间的博弈,已经从最初的贸易摩擦演变成了如今多个领域的对垒,特别是金融与科技领域。

面对这个秩序撕裂的世界,我们既要进一步放开市场,拥抱世界,同时也要未雨绸缪,做大做强国内市场,提升国内需求的占比,防患未然。

这便是打造150个物流枢纽的重要目的之一。

02

重庆、武汉、南京,枢纽之王

看完了背景,大家应该懂得,这些被获批的城市,都承担着推动内循环大战略的历史使命。

当然,在承担责任的同时,也充分享受着枢纽头衔带来的流量利好。

当今世界,承载流量的三大利器,一个是海港,一个是航空港,一个是陆路枢纽。全球的人、财、物、信息、技术等,都是通过以上三大利器实现流转。

在货物的流转上,这三大利器有一个共同的名字,叫物流枢纽。

流量即是金钱的时代里,谁能获得物流枢纽的顶戴花翎,谁便手握流量,掌控着未来发展的先机。

那么,谁是枢纽之王?

之所以有枢纽之王,是因为150个左右的枢纽并没有涉及到150个城市,因为有的城市身兼多职。比如有的城市既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,也是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、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、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。

重叠的数量越多,地位越高,掌握的流量越大,未来的潜力更大。尤其是在内循环大战略下,物流枢纽头衔之于城市,便是卡位的利器。

这需要从完整的名单中去找。

从国家发改委最近发布的第5批次名单中,只能看到32个城市获批:

沧州、保定、临汾、呼和浩特、包头、哈尔滨、牡丹江、上海、无锡、徐州、杭州、合肥、福州、鹰潭、潍坊、青岛、武汉-鄂州、襄阳、长沙、珠海、湛江、深圳、洋浦、重庆、泸州、贵阳、大理、西安、哈密、喀什-红其拉甫。

2018年在中央定下要布局150个左右的国家物流枢纽时,就已经发布了完整的规划名单。这150个左右的物流枢纽,过去每年都发布过一份。

2019年,第一批名单出炉,涉及25个城市。2020年第二批名单出炉,涉及22个城市。2021年第三批公布,涉及25个城市。2022年,涉及25个城市。

到如今第五批名单公布,过去五个批次,共批复了125个枢纽,实现31个省(区、市)、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。明年,可能还会最后一批名单公布。

话不多说,来看2018年就公布的完整规划名单。

制图:城市财经;资料来源:国家发改委

透过完整名单可以看到:

在国家钦定的150个左右的六大类型国家物流枢纽中,有3个城市重叠类型最多,重叠了5类,这三个城市分别是重庆、武汉和南京。

重庆、武汉、南京既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,又是港口型、空港型、生产服务型、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,除了不是陆上边境口岸型,其他全部都是。

以此来看,重庆、武汉、南京三座城市是当之无愧的枢纽之王。

此外,深圳、上海、青岛、广州、郑州、杭州、成都、天津、西安、长沙、哈尔滨、贵阳重叠了4类。

石家庄、宁波、南昌、合肥、太原、福州、大连、沈阳、长春、南宁、昆明、厦门、乌鲁木齐重叠了3类。

各城市具体的重叠类型,本号整理出了一张表格,如下图。

制图:城市财经;资料来源:国家发改委

03

两个问号

看完这张重叠表,两个问号涌上心头:

第一,在这么重要的规划中,北京为何只有一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头衔,而同为一线城市的上海、广州、深圳都重叠了4个。

逻辑并不复杂。

首先,北京没有港口,所以没法承担港口型物流枢纽。北京没有内河,所以不能成为陆港型物流枢纽。北京不是边关,不能成为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。

其次,北京是首都,是全国政策、权力的核心枢纽,无需其他枢纽头衔来衬托,所以没必要和手底下的城市去争夺生产型和商贸服务型这些头衔。

第二,为何枢纽之王是重庆、南京、武汉,而不是其他城市?

其实,这与这三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本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。

首先我们要明白,管理层打造150个国家物流枢纽,是为内循环大战略服务的。有了这个前提,重庆、武汉和南京的脱颖而出,就不奇怪了。

论内陆枢纽,重庆、南京都不是最强。高铁动车直达城市数量最多的是北京、郑州。上海、武汉、西安、南京、济南并列第二。

论航空枢纽,南京、武汉都不够亮眼。

以2022年的旅客吞吐量来看,广州最强,重庆第二,深圳第三,昆明第四。以没受疫情疫情前的2019年数据来看,北京第一,上海第二,广州第三,成都第四,深圳第五。
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国家民航局

但是重庆、武汉和南京,是内陆城市中,内陆枢纽(高铁枢纽)、航空枢纽、水运枢纽综合优势最明显的三个城市。长江在三个城市中穿流而过。

其他城市,要么无法兼而有之,要么综合优势不够明显,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综合优势。

比如上海,啥都有,长江还在这里入海,但不是内陆城市。深圳、广州亦是如此。重庆有的,成都似乎也都有,但唯有内河优势,成都没有。

郑州的似乎也都有,但黄河通航能力不足。

西安也是一样,虽然境内拥有多条黄河水系的支流,比如渭河、灞河、泾河、沣河等,但黄河水系的通航能力和长江水系无法相提并论。

长沙似乎也都有,但在武汉旁边,长沙无论航空、陆路还是水运,都不够突出。

最新资讯

猜你喜欢

顶层设计!重庆、武汉、南京,被委以重任了

2023-08

英国《经济学人》:枪杀+毒品+车祸……数量惊人的美国人难终老

2023-08

关于电动三轮车清理处置的公告

2023-08

2023年宝安区民办学校空余学位统计表(小一+初一)

2023-08

力鼎光电08月03日被沪股通减持13.18万股

2023-08

油青与老蓝水的区别

2023-08

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举办亲子家庭教育讲座

2023-08

秋乐种业:8月2日接受机构调研,华鑫证券、安信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

2023-08